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2022年Calcasieu Pass和萨宾帕斯(Sabine Pass)新的液化生产线启动后,美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
NH投资证券研究员表示,斗山重工企业今后订单量将继续扩大,销售额不断增加,预计利润规模将长期保持增长局面,特别是随着信用等级的改善,参与海外事业投标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期待在海上风力、天然气、氢气、SMR等领域取得独一无二的成果。斗山重工企业是全球第5个成功开发发电用大型燃气轮机的企业,目前正在全力研发只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完全不排放碳的氢气轮机项目,预计全球氢气涡轮机市场到2030年将增长到40万亿韩元规模
斗山重工企业是全球第5个成功开发发电用大型燃气轮机的企业,目前正在全力研发只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完全不排放碳的氢气轮机项目,预计全球氢气涡轮机市场到2030年将增长到40万亿韩元规模。NH投资证券研究员表示,斗山重工企业今后订单量将继续扩大,销售额不断增加,预计利润规模将长期保持增长局面,特别是随着信用等级的改善,参与海外事业投标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期待在海上风力、天然气、氢气、SMR等领域取得独一无二的成果。同时,斗山重工业的原子能技术也备受关注,斗山重工企业拥有小型模块核电站领域的先进技术,还参与了美国X能源正在开发的高温气体方式SMR设计。韩国斗山重工企业去年营业利润预测值为1.46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579.1%,时隔7年再次扭亏为盈。一度陷入危机的斗山重工企业通过改善财务结构,降低负债比率,将事业重心转移到海上风力、燃气轮机、氢气、小型模块核电站(SMR)等,加快了向环保能源专门企业的转换速度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楠普拉省安戈什将是莫新大型油气勘探区,目前已在该地区确定了6个天然气勘探区。目前世界处于能源过渡阶段,国际措施会得到尊重,但油气开发不能停止。美国一直是核能开发利用大国,核电在其电力供应中占据较高的比例。
其中,《气候危机行动计划》包括支持保持现有核电站的运转和呼吁国会支持先进核技术的发展。天然气短缺,这次让欧盟吃尽了苦头。近期,美国能源部官宣2021年能源的发展成就,其致力于清洁能源技术突破主旋律之下就有大力发展CCUS技术以支撑化石能源在碳减排方面脱困的目的在其中。欧盟在能源荒之后的政策调整已经开始,且方向初见端倪。
欧盟近期的政策调整,对天然气也是特别的关照。如今情况出现了突变,核电的机会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
通过能效提升控制能源总量消费,通过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控制碳排放,是各国长期努力的方向。页岩革命之后,天然气在美国一次能源中的地位快速提升。关于核电的发展,各个国家对其产生污染的预防一直是相当严格的。关于核电欧盟内部一直有支持核和去核的观点之争,从过去几年的表现看,似乎弃核派的声音占了上风。
在推动碳中和问题上,不可过分强调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取代,需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欧盟对天然气的定位是替代煤炭,重点集中在电力领域。过去一年,全球能源供应已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不和谐。这一点美国与欧洲有显著的不同
韩国EDAILY网站9日称,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去年表现普遍低于预期。有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在韩国、欧洲、美国和中国都生产电池,而宁德时代的生产设施几乎全部在中国,最近刚刚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
其中,中国2021年消费量为149.2GWh,占全球消费量的50.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电池价值链得到充分利用,物流成本负担相对较小,因为中国就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韩国《亚细亚经济》9日称,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当天发布统计数据称,去年全球电动汽车的电池能源装机总量为296.8吉瓦时(GWh),比上年增长102.3%。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发布的初步财报中预测,去年净利润将达140亿元至165亿元人民币。韩国电池业内人士9日表示,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去年营业利润为7685亿韩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没有达到预期。三星SDI营业利润也低于预期,韩国SK Innovation则继续亏损,亏损额达6831亿韩元。SNE Research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堪称中国之年,中国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出压倒性优势。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独步天下,《 韩国经济》9日报道称,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引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整体增长,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池制造商在全球脱颖而出,外界正关注韩国电池行业能否突破中国主导地位,增加自己的全球存在感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电池价值链得到充分利用,物流成本负担相对较小,因为中国就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韩国《亚细亚经济》9日称,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当天发布统计数据称,去年全球电动汽车的电池能源装机总量为296.8吉瓦时(GWh),比上年增长102.3%。
SNE Research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堪称中国之年,中国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出压倒性优势。韩国电池业内人士9日表示,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去年营业利润为7685亿韩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没有达到预期。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发布的初步财报中预测,去年净利润将达140亿元至165亿元人民币。韩国EDAILY网站9日称,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去年表现普遍低于预期。
其中,中国2021年消费量为149.2GWh,占全球消费量的50.3%。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独步天下,《 韩国经济》9日报道称,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引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整体增长,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池制造商在全球脱颖而出,外界正关注韩国电池行业能否突破中国主导地位,增加自己的全球存在感。三星SDI营业利润也低于预期,韩国SK Innovation则继续亏损,亏损额达6831亿韩元。有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在韩国、欧洲、美国和中国都生产电池,而宁德时代的生产设施几乎全部在中国,最近刚刚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
他指出,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在满足中国递增电力需求中的占比已经从本世纪头10年的80%左右降至2010至2015年期间的52%以及2015至2020年期间的46%。他还表示: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在2021至2024年期间,化石燃料可满足中国30%的新增电力需求,这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分析人士指出,能源转型的速度需要与人们对能源供应的增长及可靠性要求保持平衡。抽水蓄能发电量将从2020年底的31.5GW增至2025年的62GW以上,到2030年则达到120GW。
额外需求是指比现今的需求量多的任何电力需求。恩贝尔(总部设在悉尼的气候与能源智库)的亚洲电力政策高级分析师杨慕仪(音)说:若要在发电方面成功过渡,就需要部署清洁电力,首先满足新增电力需求,然后在满足现有电力需求方面取代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表明,可再生能源将满足中国未来3年超过70%的额外电力需求。这家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组织在其发布的《电力市场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到2024年,煤炭在(中国电力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将下降到59%。国际能源署指出,2021年,煤炭占中国发电量的64%,紧随其后的是水力发电(占16%),风能占7%,核能占5%。这种下降趋势很可能会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继续保持,甚至会加速。
据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3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平均2.7%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将满足90%的需求增长。为提高电网吸收间歇性可再生电力同时确保其稳定性,中国去年7月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21至2025年期间新增非水电储能能力超过30GW。
报道称,该机构预测,尽管政府补贴正在逐步取消,但中国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的迅速发展仍将持续。报道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让以煤炭为主的电力供应逐步脱碳的战略的支柱,因为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煤炭消耗达到峰值、到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以帮助对抗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杨先生说:中国应该考虑如何在‘稳定和‘变化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而不是考虑采取更激进的行动来实现电力脱碳。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将从2020年的530GW(千兆瓦)增至930GW,增幅达到75%。